精制川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服务 > 正文

女专家造福一方!研究的水果深受追捧

作者:李劲雨    【 发布日期:2017-09-12 】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是向教师们表达感谢和祝福的日子。为庆祝这个伟大的节日,本网开设了【教师风采展】栏目,展示了我校部分优秀教师的风采,把他们的先进事迹、工作感悟等一一呈现给广大读者。

吕秀兰:四川农业大学果树学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担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葡萄栽培岗位专家、中国葡萄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先后引进40余个葡萄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其中10余个品种已成为四川地区葡萄生产主栽品种;主持完成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等。

  96日,省委书记王东明来校看望慰问辛勤工作的老师们,感谢大家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王东明书记一行看了学校部分成果展,并品尝了学校的水果新品种,他夸赞葡萄口感好,品种好,并说“大家都应该尝尝。”

  这种皮薄、肉香的绿色葡萄名为“阳光玫瑰”,是我校园艺学院吕秀兰教授研究的新品种。说起吕秀兰,省内很多果农都知道这位女专家。她和她的团队选育的优良品种达20余个,18个品种产品获得全国优质葡萄评比金奖,在省内每年培训人数均在3000人以上,带动新增4000-5000人脱贫增收致富。

  每年2-8月生产关键季节,吕秀兰带都要领研究生每个月20余天奔赴在各地田间地头,查看生产情况问题,提出解决关键措施,培训全产业链关键实用技术,发放技术管理资料。

  她的葡萄新品种在全省种植面积达62万亩,产量67万吨,产值47亿元,且看下面一组数据——

  在彭山建成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2.8万亩,成为全国优质葡萄核心示范区和示范样板,产值4.0-4.5亿元;在精准扶贫区的西昌规模化种植5.0万亩,产值10亿余元;广安市前锋区及小金、金川等其它地区限产1500kg/亩,亩产值1.5-3.0万元;在秦巴山区重点贫困村广安市前锋区茶花村,吕秀兰针对该村葡萄基地由于修剪方式错误、缺乏避雨设施和种植密度过大等问题,导致上百亩葡萄园没有任何收益,2016-2017年先后30余次到该村进行技术指导与培训。目前,葡萄产业园已建起100余亩避雨棚,规范了修剪方法,降低密度,葡萄树势得到了极大的恢复,亩产由之前的几十斤到现在产量2000/亩,利润达100万元。

  不仅是葡萄种植户,就是现今市场上一种受追捧的羌脆李,也是出自吕秀兰教授之手。羌脆李为我校自主选育的新品种,选育地茂县目前种植面积达6.5万亩,总产值达6.0-8.0亿元,已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和绿色食品认证。

  当然,很多贫困户都是羌脆李的受益者。近5年,羌脆李在精准扶贫区汶川推广1.8万亩,其它地区推广近30万亩。羌脆李盛产期平均产量35004000kg/亩,园地批发价9.012.0/kg,亩产值3.04.5万元。茂县凤仪镇水西村梁习全种植羌脆李11亩,年收入达40万元以上,该村贫困户唐习明种植4.5亩年收入3.5万元左右;汶川县龙溪乡布兰村全村规模化种植脆李,在海拔2000-2200米高半山种植大户收入可达30-40万元。

  在这位女专家的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一种场面:或冒着烈日,或爬山涉水,克服山路的颠簸,吕教授带领她的团队前往田间地头与老百姓沟通交流,及时纠正老百姓一些不正确的管理措施,详细讲解从甜樱桃、青红脆李萌芽前、花果期、采果后等重要时节的施肥管理,冬夏季果树修剪以及果蝇、裂果等病虫害防治方法,并免费印发甜樱桃、青红脆李标准化生产周年管理历等技术材料。

  “我们走到一方,就要把‘川农大精神’传承到一方,培育川农大核心品牌,让我们的科研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用辉煌成果照亮一方,使精准扶贫每个角落和美丽富饶乡村成为川农大成果的集散地和富集区,把川农大的良好声誉旗帜高高飘扬到一方。”她这样要求自己和团队成员。

  在我省千家万户果盘里,还有一种又大又甜的樱桃深受欢迎,它们外观艳丽、酸甜适口、营养保健价值高。仅以雅安市汉源县为例,甜樱桃现有产业面积近5万亩,占到全省种植面积的一半,产值已超过3亿元。”作为四川省甜樱桃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首席专家吕秀兰是重要“功臣”之一。汉源是甜樱桃的最佳种植生态区之一,再加上专家们提供的标准化管理技术,特别是密改稀、高改矮,以及保花保果技术,使得汉源甜樱桃种植成为四川省标准化种植的示范区。他们正在进一步实施 “专家团队+新型经营主体+产业基地+互联网销售”的农技推广及营销模式。

  “通过建一个基地,浓缩成一个样板,成为一个看点和亮点,带动一方产业,辐射整个行业。”这是她在社会服务上的追求的工作目标。近20年来,她和她的团队已在汶川、茂县、小金、汉源、彭山、双流、龙泉、遂宁、广安前锋区、邻水等地建立了葡萄、大樱桃、李子示范基地。

  同样,在教学工作上,吕秀兰为人师表,严于律已,关心爱护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疾苦、学习环境;在科研上,严守科研职业规范,以饱满热情,脚踏实地,把每一项研究做实做牢。

  近来,吕秀兰的精准扶贫故事及新品种“落地”,被多家媒体争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