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制川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服务 > 正文

吕秀兰教授载誉归来

作者:三一 王进    【 发布日期:2021-02-26 】

2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表彰。果树专家吕秀兰教授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这是吕秀兰教授继2019年获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后的又一殊荣。

“当习总书记庄严宣告,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时候,作为百万脱贫攻坚战线的一员,我感到十分的自豪和骄傲。这是我们国家优越制度的体现,是在习总书记亲自谋略,制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上下一条心,团结拼搏,发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 的脱贫攻坚精神下完成的。在脱贫攻坚中有牺牲、有奋斗,换来了世界解贫史上规模最大、受众人口最大、脱贫攻坚时间最短的脱贫攻坚成果,对世界脱贫贡献率达到70%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奋斗在一线的科技工作者感到万分的自豪。习总书记特别在大会上强调,真正敢于把论文大地上,那才是真本事,而使我受到更加生动的感动和激励”。吕秀兰教授获奖后这样谈到。

她表示今后自己一定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发扬同舟共济、艰苦奋斗和脱贫攻坚精神,会更加针对“卡脖子”种业种质品种瓶颈问题,以及其农艺与农机装备融合、智慧农业、高质量绿色生产精准配套等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开展协同创新研究,探索更多的成果落地开花结果新模式、新机制。为培养农业农村科技领军人才,创立创新人才、乡村工匠、农业农技推广人才、农业生产和经营人才发挥智力和技术支撑作用,特别是在如何快速提高农业农村人员思想、观念、素质和增强内动力方面做进一步工作,力争到2025年使乡村人才振兴规模壮大、素质提高、结构优良方面初步能够满足产业兴旺的需要,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资料简介:

吕秀兰教授,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天府万人计划”天府农业大师,担任农业农村部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葡萄首席专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水果创新团队和科技扶贫万里行水果产业技术服务团首席专家兼葡萄岗位专家。长期从事果树新品种选育、高品质生产全产业链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推广工作。作为农业科技人员,始终带着感情、满怀深情、充满热情地全身心投入到农业事业中,把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初心,把脱贫攻坚作为历史使命,将实验搬到深山、论文写在大地、成果留在田地。自主选育的李新品种‘羌脆李’和‘羌脆大李’,在全省30个贫困县均形成规模产业,近3年省内外推广20余万亩。省内面积达50余万亩,投产树年产值70 亿元左右。研究的西南高温高湿寡日照区葡萄优质栽培关键技术创建与应用成果在设施栽培生境与品质形成机理及调控技术等方面达世界领先水平。18个品种产品先后获全国优质葡萄评比金奖。四川盆地限产1500kg/亩,产值1.5-3.0万元/亩;西昌限产2500-3000kg/亩,产值3.5-5.0万元/亩。成就了果怡农业为典型的种全国最好葡萄标杆和西昌荣获全国优质晚熟葡萄之乡,涌现了一批如杨志明和余斌文种300亩葡萄年均收入在1000-1500万元的脱贫增收致富带头人。我省甜樱桃面积近5年由6万余亩推广至12万余亩,年产值10亿余元,50%以上种植在高原藏区深度贫困区。团队推广甜樱桃新品种‘红灯’、‘拉宾斯’、‘蜀珠’、‘川早红’等,在汶川、理县、汉源等种植面积 5 万余亩,推广良种化率达 90%,收入达1.5-2.5万元/亩。担任10余年的科技特派员,带动和推进了地方科技特派员工作的蓬勃发展,形成了专家包县和大型基地、县包镇、镇包村、村包组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创新模式,2020年带动近5000人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