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学院枇杷科研团队在成都天府新区新兴街道枇杷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举行春花枇杷果实现场观摩与品鉴会,来自江苏省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苏州市园艺站、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成都龙泉驿区农业农村局、仁寿县农业农村局、仁寿县文宫镇等相关领导与种植大户50余人参会。
春花枇杷3月开花,6月中下旬果实成熟,突破了现有枇杷品种秋冬开花,冬春幼果冻害减产的“卡脖子”问题,吸引了众多枇杷产业从业者和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春花枇杷坐果率高,可留果8-10个果后单穗采摘销售。在天府新区枇杷观摩会现场测定果实单穗重达470g以上,可溶性固形物12%以上,酸极低,口感纯甜,风味浓郁。我校育成的‘春花1号’品种及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分别入选四川省2023年度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观摩会现场,王永清教授介绍了春花枇杷的选育过程,建议目前枇杷产区引种栽培春花枇杷应主要在冻害易发生的低洼地区,在枇杷栽培高海拔地区也可以作为极晚熟品种补充调整熟期结构。邓群仙教授详细讲解了春花枇杷的果实风味特点,不同于普通枇杷品种果实成熟期降酸较慢,春花枇杷果实整个生育期有机酸含量都较低,果实转色时风味即为清甜,成熟时因其有机酸含量低至0.1%以下,糖酸比极高,口感浓甜。用于农旅采摘时,消费者可根据不同口感偏好进行采摘,接受度较高;异地销售或电商销售,春花枇杷也不会出现果实偏酸、风味偏淡的问题。但春花一代枇杷较普通枇杷栽培品种果实略小,肉质略粗,枇杷课题组也在继续选育果实大小与口感更优良的二代春花枇杷。观摩会上,罗弦博士与张慧芬博士分别对与会人员关于春花枇杷果实抗裂果、耐日灼、耐贮运以及高接换种等问题进行了详尽解答。我校枇杷科研团队将继续与同行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枇杷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