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制川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学院新闻

学院通知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青年实干家李上云:在基层播撒科技助农的种子

作者:王果琳  审核人:袁志香  【 发布日期:2024-11-21 】

雅雨霏霏润菁才,果香悠悠助振兴;

绿果累累生万古,柑橘甜甜长茅河。

人物介绍:

李上云,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学2022级博士研究生,博士在读期间主要参与猕猴桃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推广、梨绿色优质栽培及品种选育、梨新品种选育的杂交苗管理及前期筛选等工作。2021-2022年,任职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农业技术推广师,主持示范田打造、技术培训及现场观摩会50余场。2022年至今,牵头成立四川农业大学“聚梨乡振”助农实践团,主要围绕四川省果业发展及乡村振兴,开展实践调研和技术集成等工作。


2024年7月,在雅安市名山区万古镇的猕猴桃园,有一群年轻的身影穿梭其间。其中一位指着果子,比划着手势向农民讲解种植技术——他就是我院果树学在读博士生李上云,正带领四川农业大学“聚梨乡振”助农实践团开展技术指导。

今年6月,四川农业大学“青年实干家”计划启动,李上云作为首批“青年实干家”,驻扎在万古镇的“科创乡村·青年实干”工作站,在万古镇、茅河镇等地开展服务。万古镇因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选择猕猴作为主栽水果;而茅河镇则主要发展柑橘产业。这些产业成为了当地的特色及支柱,撑起了无数个小家和大家。

从川农到名山,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这段一百多公里的路,是青年将科技带到乡村,助力产业振兴的希望路、致富路。

作为名山区团委兼职副书记,李上云主要分管区农业板块。在工作中,他围绕“1+1+1+N”的工作模式:1名青年实干家带领1个团队,驻扎在1个工作站开展N项精准服务;瞄准当地猕猴桃产业发展瓶颈,量身定制猕猴桃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实施方案;为校地合作牵线搭桥,参与申报猕猴桃引种观察及示范相关区校合作项目。

在万古镇,李上云坚持深入村民家中察实情,走进果农中间听呼声。他带领“聚梨乡振”助农实践团先后走访村民、电商新青年等40余户,了解当地猕猴桃产业发展、农村电商经济现状,为当地村民提供猕猴桃病虫害防治及储藏技术的指导;团队还帮助万古镇在电商运营孵化、特色农产品宣传视频制作等方面创新思路,开展电商及新媒体技术交流会3场,拍摄宣传视频总时长超1500分钟,致力于让村民成为家乡宣传推介及农产品自产自销的“行家里手”。

在茅河镇,李上云每到一处,都仔细查看柑橘树长势和病虫侵害程度。他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并就四川柑橘产区的常见问题,逐一分析原因;与群众探讨水肥施用技巧,分享经济实用的柑橘用药处方;他还针对耙耙柑大小年问题,为茅河镇提供果树修剪、水肥管理等相关建议。此外,李上云还从柑橘产业的特点、品质提升的重要性、品质提升技术研发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为茅河镇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举措,得到了当地农户及政府的高度认可。

下乡技术指导是李上云一直坚持的事。虽然博士生的科研压力让他总是难以抽身,但月均3次的下乡频率从未降低。农民口中的“李博士”不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他们对这位年轻人的信任。“青年实干家”的旅程还在继续,对李上云来说,这不仅是一次扎实的实岗锻炼,更是一次将专业所学运用到实际所需的学术训练。今后,李上云还将继续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在社会现实场景中发现“真问题”、产出“真成果”,提升学术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合抱成林,百花为春。振兴路上,来自川农的莘莘学子奔赴祖国大江南北,在每个需要他们的地方埋头苦干。他们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把实验做到田地间;用所学服务基层一线,在基层实践中锤炼本领,合力书写好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实干篇章。